出口信用保险,是国家推动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而制定的一项政策性保险业务,旨在分担中国出口企业外贸风险,推动其开拓国际市场,使其在贸易领域中更具竞争力。目前,多数外贸企业没有通过投保来分散出口信用风险,遭受买家拖欠货款时只能独自承受重负。近日,国务院提出2009年安排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840亿美元,以转嫁外贸企业的出口风险。
外贸企业出口风险凸显
去年10月,一家投保出口信用险的外贸企业,凭借险企的全球追收网络最终收回了德国买家所拖欠的2000多万美元。与该企业相比,国内多数外贸企业未能如此幸运,更多的企业却因买家拖欠贷款或破产等陷入困境。
通过保险为出口外贸企业保驾解危已显得日益迫切。据有关统计,中国现在超过90%以上的企业自2008年都遭遇了收汇拖欠难题。有关国际信用保险及信用管理服务机构科法斯集团曾发布全球企业欠款指数显示,目前全球企业欠款指数飙升47%。可见,随着金融危机蔓延至实体经济,境外商家拖欠货款、取消订单以及破产等引发的出口收汇风险已成为外贸企业面临的最大外部风险。
保险强化风险管理功能
出口信用保险作为国家支持出口的金融工具,在出口企业外部风险不断加大时,其保障功能进一步强化。“信用保险是国际通行的出口支持手段,在防范外贸风险方面的作用可以说是不可替代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龚六堂曾指出。
作为国内惟一的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信保总承保金额达到626亿美元,同比增长58%;赔款支出达3.6亿美元,同比增长209%。其中,中国信保2008年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的总保额达到37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30%;赔付支出近1.1亿美元,同比增幅达85.9%。
“损失补偿是信用保险最基本的功能。”中国信保副总经理梁志东介绍,弥补企业损失只是出口信用保险发挥风险管理功能的最后一道屏障,出口信用险还具有强力追偿功能。此外,信用险的好处还表现在信保公司可通过专业化操作,对海外买家进行资信调查,并根据其信用状况为投保企业设定销售额度。
外贸企业风险意识仍需提高
在金融危机之前,出口信用保险并未引起更多外贸企业的重视。“这些出口企业的风险防范、风险转嫁意识不强,受传统观念束缚较多,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出口收汇风险还抱有侥幸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出口信用保险作用的发挥。”业内人士表示,有很多企业在面临恶化的信用环境和多变的市场条件时,还停留在依靠自身能力承担的层次。
据了解,目前外贸企业投保出口信用险的占比为4%,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为了提高该类保险投保率,中国信保不断加大承保力度,及时调整承保政策,促使更多企业利用保险来分散信用风险。据了解,自去年10月到今年4月底,中国信保承保规模明显扩大,累计承保金额351.3亿美元,同比增长30.9%,其中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213.3亿美元,同比增长14.6%。
此外,为了进一步分散外贸企业出口风险,5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务院会议上提出稳定外需措施,首先要求2009年安排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840亿美元,与去年相比明显翻番,并建立和完善出口信用保险财政风险补偿机制。
【作者:崔启斌 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