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业界新闻
目前仅12家险企开业获批 保险牌照发放趋严

 北京商报  许晨辉

  曾经各路资本竞相争夺的保险牌照,带来活力和竞争的同时,也让保险市场乱象丛生,股权相争、频频举牌、销售短平快,这一现象在2017年归于平静。北京商报记者最新统计,截至12月20日,包括刚刚获批的三峡人寿在内,仅12家险企开业获批,与去年相比批筹明显放缓。在分析人士看来,保监会对牌照的发放明显趋严,不少社会资本纷纷退出的原因在于,这一年保监会强化市场监管,同时也加大力度检查公司治理结构,并对股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年内12家开业获批

  12月20日,迪马股份(600565,股吧)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子公司迪马工业参与发起设立的三峡人寿近日获得保监会开业批复,注册资本为10亿元。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若三峡人寿正式获得保监会批复,这将是今年以来获批开业的第12家保险公司。据记者统计,仅今年前两个月,就有横琴人寿、复星联合健康保险、中远海运财产保险自保、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人保再保险5家公司获批开业,华贵人寿随后在4月获批开业。

  不过,这一节奏随着监管态度的转变被打乱。6月22日,《中国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公司开业验收工作的通知》下发,保监会拟收紧对新筹建保险公司股东资质、入股资金来源、股权结构等多方面的审查,在全面强化保险业务监管的同时,保险牌照的发放也将收紧,获批开业的保险公司越来越少,实力雄厚的居多。

  从6月后获准开业的爱心人寿、汇友建工相互保险社、招商局仁和人寿、永诚保险资产管理、中国人民养老保险5家保险公司来看,各家公司背景深厚。如招商局主导、中国移动参股的“巨无霸”险企招商局仁和人寿,注册资本金50亿元。早在140年前清朝末年,招商局组建了国内第一家民族保险企业“仁和保险”,140年后,再度耗费重金举起“仁和”的大旗,对于中国保险业而言,可谓意义重大。另外,中国人民养老保险在年初获批筹建,10月即获批开业成为国内第8家专业养老险公司,拿牌照速度“羡煞一众”旁人。

  批筹进入“停滞期”

  监管对牌照审慎的态度,让保险公司批筹也进入“停滞期”。

  据北京商报记者统计,今年1月,北京人寿、中国人民养老保险、海保人寿、国富人寿、国宝人寿获批筹建。2月8日,融盛财产保险也获得筹建资格。不过,在这之后再无获批筹案例。有业内人士分析:“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监管将在短期之内不再批筹。整体来看,批筹数量会很有限,除非有个别情况。”

  资本闻风即退,不断有上市公司公告宣布终止发起设立保险公司。今年以来,就有飞天诚信(300386,股吧)、金杯电工(002533,股吧)、美盈森(002303,股吧)等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表示,拟终止发起设立保险公司。监管日趋严格的保险行业,仍然阻挡不了个别上市公司另辟蹊径涉入。今年10月,就有4家快递巨头破天荒联手以期寻求新的业绩增长点。业内多认为这将有利于解决与分担快递领域的特殊风险,促进主业健康发展。

  今年11月,上市公司北京数字政通(300075,股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拟出资设立“科创科技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亿元,经营范围包括科技行业的财产保险、人身(健康)保险等综合业务。据悉,我国专业科技保险公司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 目前仅有一家获批的科技保险公司。但保险牌照能否顺利拿到仍是未知。

  强监管治理“后遗症”

  保险市场主体的快速扩容,也给市场留下“后遗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室副主任朱俊生认为:“前几年主体扩容速度比较快,保险市场准入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行业承保能力过剩也是现实,财险市场尤其如此。”

  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11-2017年这七年的时间里,近90家保险公司获批筹建或开业。从每年的批复节奏来看,七年获批筹建、开业的公司分别为13家、5家、7家、10家、11家、20家、12家。其中,2016年达到了顶峰,这与前几年行业做大保险业的期望一脉相承。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被保监会拒绝申请保险牌照的公司也越来越多。朱俊生认为,比严把市场准入关口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市场化的进入与退出机制。严把市场准入关口意味着监管部门基于价值判断对拟进入资本做出评估,但资本本质上是中性的,无关道德,重要的是制度与规则。因此,监管部门的真正挑战在于,如何基于“竞争中性”的原则,通过一般性的规则为市场主体的竞争提供基础性的秩序,从而通过市场的竞争检验各类资本。这是保险市场有效的基本前提。









Copyright 2006-2010 surw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保险代理机构法人许可证
203091000000800